- 王衍偉1,張倩倩1,冉千平1,劉加平2
2018年第2期
摘要
引用本文
按照標準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劑均質性試驗方法》[1],水泥凈漿流動度試驗(Fluidity test)是指將攪拌好的水泥凈漿迅速注入截錐圓模內,垂直提起截錐圓模,同時開啟秒表計時,任水泥凈漿在玻璃板上流動至30s,用直尺量取流淌部分互相垂直的兩個方向的最大直徑,取平均值作為水泥凈漿流動度的一種測試方法;又被稱為微型坍落度試驗(Mini-slump test)[2-5],具有工作量小、簡單、經濟、直觀等特點,因而在外加劑勻質性檢驗、分散和分散保持性能評價、外加劑對水泥適用性試驗甚至對水泥漿體流變特性的表征中得到廣泛應用[5-8]。
流動度,又稱擴展度,這里記為Df,其計量單位為長度單位,通常用mm或者cm表示,凈漿流動度的測量結果一般在10~30cm范圍內。實踐發現,凈漿流動度的試驗結果受用水量(水膠比)、水泥以及外加劑三大因素的影響[6]。由于水泥和外加劑各自均屬于由無數化合物組成的復雜混合物,并且水泥中含有遇水后會發生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的活性混合材料,而外加劑中的部分組分也可能會出現腐敗變質現象,所以水泥和外加劑的生產廠家、產品品種、生產批次、存放時期等因素的改變都可能使凈漿流動度的檢測結果發生改變。此外,截錐圓模的容積和幾何形狀[9],操作者的上提速度[10]、漿體和表面的浸潤性[11]等因素也會對試驗結果造成影響。
本文從流體力學的角度對水泥凈漿流動度試驗進行分析,引入流體的“連續介質”假設[12],將水泥漿體看作具有狀態方程ρ(P,T),本構方程τ(■,t),表面張力系數為Γ的“均質”流體。其中,狀態方程是表征流體壓強P、流體密度ρ、溫度T等三個熱力學參量的函數關系式,而流體本構方程是以應力τ、應變■和時間t之間的函數關系來描述流體的流變性質,其中,■=dγ/dt 為應變速率。